BB电子

BB电子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sxltjg.com
手机:1380000000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成功案例您当前的位置: BB电子 > 成功案例

如何看待?华科校长:大学不应追求规模和排名须着力创新和质量

更新时间:2023-03-12 20:23:44

  他说“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一些量化指标的权重过高,导致一些高校不得不通过扩张规模来提高评估结果........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热衷追求国际大学排名,与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割裂。”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排名成了舆论最喜欢争论的话题。规模扩张、追求大学排名成了近20年不少高校在意的东西,排名成了指挥棒,盲目追求学校排名以及各种各样的学科排名,于是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开设的学科越来越多,号称自己是综合型院校的大学越来越多。

  大学规模扩张始于2000年的院校大合并,在当时的背景下,院校合并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大合并后的资源整合,在大合并中涌现出了几所比较耀眼的院校。其中最当红的当属浙大、武大、华科三校。这三校在大合并中都吃到了红利。

  浙大几乎把浙江所有的强校(211实力)都合并完了,合并了实力强劲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文理工医农样样俱全,造成了浙大在浙江一家独大,在全国也属规模第一,造就了浙大在当今国内的地位。综合排名急速上升,成了top3的有力争夺者,欲与复旦、上交一较高下。

  武大、华科在泛中九高校中属于合并最成功的。武大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弥补了工科、医学短板,一时间风头无二,大学排名直追华五,前几年网上直插华五喊声最大的就是武大,在网络上跟南大天天吵。

  华科合并了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直接成了中国医学最强院校之一。医学对一所大学提升排名来说几乎是各学科中最大的。同济医也成了华科的金字招牌。华科与西交、哈工、东南、南大等高校在网络上成了争吵核心。

  不仅武大、华科、浙大在院校合并中获益,成了大而全高校典范。中山、川大、山大、吉大、中南等校同样是大合并的获益者,成了大而全的高校。

  浙大、武大、华科等校规模扩张的成功给同等级院校带来巨大压力,浙大时不时进入排行榜第三,武大华科时不时进入前10甚至前7,没有合并的院校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失去了大合并这种外向型扩张机会之后,各校把眼光投向校区扩建和扩招,纷纷走上内向型扩张之路。南大、中科大、复旦、上交、哈工大、西交、厦大、天大、北航等校全部正在走向校区和人员扩张之路。

  华五中九高校中,基本扩张完毕的包括浙大、武大、华科、中山、哈工大,还在继续扩张的有西交、复旦、上交。复旦和上交各自刚拿了一个新校区,正准备继续扩大,西交的创新港可以让它在未来稳步推进研究型学生的招收。正在扩张的包括南大、中科大、北航、天大、厦大等等大批985高校。还在坚守小规模的只有北理、南开等高校了。

  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小而精名校会消失吗?南大中科大、西交北航哈工大,走上规模扩张,文章讲述了各校目前正在大规模扩张的进展。

  不管什么学校,要想排名好,都要有医学才行,甚至连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电子信息类行业高校都已经大规模向医学进军,设立医学院,开设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口腔医学系、基础医学系、群医学与公共卫生系,把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纳入附属医院。面对成电的扩张,同城医学扛把子四川大学不知如何感想。

  华五中,连中科大这样的小而精基础学科顶尖院校也向医学发起冲击,将安徽省立人民医院纳入囊中。

  不管什么理工院校都开始开设文科,喜欢称呼自己是综合大学,甚至连农学都成了不少学校追逐的热点。毕竟农学开设院校数量当前还算不是红海,刷学科评估还是很给力的。

  之所以如此热衷规模,说白了就是大学排名(学科排名)这种指挥棒造成的,正如尤校长所说“以举办特色专业见长的院校不断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热衷追求国际大学/专业排名,与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割裂”。

  尤校长建议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的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

  对于尤校长的话,深表赞同。本来各校各有所长,经费也可以用在刀刃上。如果不管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什么学科都开,只能造成经费分散,摊大饼的情况,优势学科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大学排名,分类评估是合理的。你拿南开和武大、华科、中山比大学排名,拿中科大、南大和浙大、复旦、上交比排名,咋比?轻量级和重量级选手不可能在同一个舞台上打比赛。

  尤校长说““破五唯”仍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五唯”中最客观的论文,一些高校仍陷入量化考核惯性,教师也长期处于“数论文”状态中,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前沿探索与核心技术攻关”(“五唯”指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尤校长的话,相信高校老师都有体会,考核如果是以发表多少核心论文为中心思想的,那么老师的研究工作难免会受到干扰。

  中国这些年论文发表数量猛增,已经超过了欧美等国,跃居世界第一。日本《日经新闻》报道中国在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已经超过美国。

  自然科学指数,世界前10,中国占据5个,第1名是中科院,力压哈佛、斯坦福。苏州大学力压世界顶尖名校芝加哥大学、帝国理工,进入世界前150。

  据统计,中国2021年发表了4.3万篇关于AI的论文,大约是美国的两倍。

  今年2月被称为“半导体奥运会”的国际固体电路学会(ISSCC)举行。在此次学会上,美国在获得40篇论文批准的情况下,把第一名的位置让给了拥有59篇论文的中国。在芯片领域,我们的论文也追上来了。

  与论文数量节节攀升,称雄世界不同,现实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另外一副样子。在高科技领域处处被卡脖子的新闻随处可见,与科技论文世界第一大国有些不相称。

  有网友质疑说这世界第一的论文数量需要看看有多少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有多少是水论文。其实这可能是大部分人所关心的问题,也不是非科研领域的专家能回答的问题。

  尤校长所说的唯论文论确实在现实中会给科研带来不好的影响,让科研工作者疲于发论文,而不是静下心来研究,因为很多研究成果的出现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有可能。

  唯论文造成的后果就是科研工作者变成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业,而沉下心做科研,则是为了解决感兴趣的问题而主动研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学校之所以唯论文,是因为不管是大学排名还是学科排名基本都是以论文为指挥棒的。

  尤校长建议改革以量化取向为主导的“双一流”评价制度,淡化学科评估及其他排名结果与资源配置的紧密相关性。

  学校评价指标应注重考察学校发展特色。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具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指标权重,应用型大学则增加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指标的权重。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人才培养评价考核周期。

  小结:一言以蔽之,合理的高校评价体系是引导学校从追求大而全转向求创新、提质量上面的关键。

  请关注、点赞,分享各校就业分析、高校专业介绍、择校知识,前面已经分享过不少,随意查阅。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于BB 产品中心 BB电子 成功案例 礼品知识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Copyright © 2012-2022 BB电子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80062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