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电子

BB电子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sxltjg.com
手机:1380000000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成功案例您当前的位置: BB电子 > 成功案例

辽宁海城大地震为何是唯一成功预警避险的案例

更新时间:2022-09-10 23:42:44

  辽宁海城地震,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

  海城地震发生于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震中位于辽宁省海城县(今海城市)、营口县(今大石桥市)一带(东经122°50,北纬40°41)。地震强度达里氏7.3级(矩震级7.0级),震源深度为16-21公里。

  由于中国科学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了短临预报,全区人员伤亡仅占总人口的0.32%。

  早在1970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根据历史地震、现今地震活动及断裂带活动的新特点,曾确定辽宁省沈阳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

  1974年6月,国家地震局召开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提出渤海北部等地区一二年内有可能发生5一6级地震。

  不久,国务院就批转了国家地震局“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对7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地震中期预报。

  1975年1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提出地震趋势意见,认为1975年上半年,或者1一2月,辽东半岛南端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国家地震局也提出了辽宁南部可能孕育着一次较大地震。

  2月4日0点30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根据2月1—3日营口、海城两县交界处出现的小震活动特征及宏观异常增加的情况,向全省发出了带有性质的第14期地震简报,提出小震后面有较大的地震,并于2月4日6点多向省政府提出了较明确的预报意见。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

  海城地震发生在现代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地区。该区绝大多数房屋未设防抗震性能,地震又发生在冬季的晚上,按照当地农村多数人的习惯,震时已都入睡。

  国内其他未实现预报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如邢台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的人员伤亡率分别为14%、13%、18.4%。

  按这三次地震的人员伤亡率平均值估算,海城地震人员伤亡将近15万,死亡可达5万以上。

  而由于发布了短临预报,震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预防,使全区伤亡人员总数为29579人,占总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占总人口的0.02%。

  伤亡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儿童和不听指挥的人。地震造成城镇房倒屋塌及破坏约50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损坏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毁坏1740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设施破坏2937个,各种设备、物资也遭到严重损失,总计约8.1亿元。地面喷沙孔大的直径达2.5米。有一地震断裂,长约5.5公里,裂缝带宽处达40米。营口市破坏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3.1%。

  海城大地震的准确预报,李四光的地震预报体系和他生前留下的诸多研究与预测功不可没,还要提到一个人,当时的政委,省革委会副主任毛远新。

  1975年2月3日晚上,海城地区一夜之间就发生了33次地震,虽然大部分都是4级以下的地震,但如此密集的地震,也是很不正常的。

  辽宁省地震局主任朱凤鸣断言,未来一到两个星期内,一场威力空前的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于是,朱凤鸣立刻把自己这个判断向毛远新作了汇报。

  毛远新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非常重视,认真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和预判,马上通过省委做出防震安排!

  正常情况下这需要先向中央请示才行,但是毛远新认为,地震随时可能发生,容不得按部就班地向上级请示了!

  毛远新果断下达命令,紧急发动海城各级党组织全体出动,到海城城镇各个市区机关单位、街道,哪怕是偏僻角落,都要组织人员做群众的紧急疏散、避震宣传工作,号召大家不要待在室内和大型建筑附近,全部转移到空旷地带,并做好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安全转移。

  当时正是冬天,东北地区的夜晚更是寒冷刺骨,毛远新担心一些群众会因为受不了严寒回到室内。因此特地加大了命令的力度,要求党员干部和带头,露宿马路,绝不要带着侥幸心理回到室内。

  在毛远新的紧急安排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市总动员开始了,海城各级党员干部和街道人员,挨家挨户地宣传动员,让大家立即做好避震准备。当时人民群众的觉悟都很高,听党的话,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按照上级安排做好了转移。

  1975年2月4日晚上7点半,大地震来了,海城人几乎倾城而出,早已避至空旷地带,安全躲过地震大劫。

  在830万受灾群众中,因地震直接罹难者为1328人,遇难者令人惋惜,但有更多的人避开了这场灾难,许多物资也提前进行了转移,地震造成的损失已经被大大减小了,如果不是事先预报,伤亡人数将远远超过万人。

  地震过后,灾区百姓和部队很快就投入了灾后救援工作,人们抢救伤者,清理废墟,几个月后就基本恢复了生活生产秩序。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让一部分地质工作者信心大增,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科技总是显得不够用,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依然无法真正掌握地震的规律,就更不用说当时了。

  1975年海城成功后,关于的工作依然在进行,期间还出现了“东西之争”,就是争论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哪里地震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1976年5月云南龙陵发生了7.4级地震,似乎证实了西部地震可能性大的观点,随即监测力量被调往了西南,结果不久东部就发生了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而地震前不久,人们关于华北会不会有地震的看法也并没有确论,双方都无法拿出确切的证据。

  种种争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人们无法摸清地震的全部规律,仅有的海城成功,也只是摸清了海城地震的规律而已,有许多破坏性极强的地震,事先并没有小规模的前震。

  甚至连海城地震前,人们察觉到的种种蛛丝马迹,但在地震最终发生前,其实谁也不敢打保票一定会有地震。

  频繁的前期地震,决策者的大胆决策,和预警之后等待地震的短暂,加之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临震疏散人口难度相对较小,一连串的“幸运”促成了海城地震的预测成功,拯救了海城的人。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于BB 产品中心 BB电子 成功案例 礼品知识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Copyright © 2012-2022 BB电子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8006282号-1